你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industrynews

P2P网贷加速扩容 美好“钱”景引来银行大资本

时间: 2014-08-09 10:00:03 点击数: 0

日前发布的《2013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蓝皮书》显示,2013 年国内P2P网贷平台的贷款存量约为268 亿元,是2012 年的4.8倍。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有1000 多家P2P 平台,2013 年全年成交1058 亿元。这个行业,正以令其他行业眼红且惊诧的加速度快步前行。


“桥梁”的意义

P2P的概念很简单,peer to peer,通过互联网点对点的方式完成借贷连接,即以第三方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发布借款需求,投资者通过投标的方式给予借款人贷款,中介平台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或管理费。

不管是否存在行业乱象,P2P存在的正面意义不容置疑,那就是其充当的“桥梁”角色。《2013中国网络借贷行业蓝皮书》指出,P2P的首要意义,在于实现了普惠金融。所谓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简单来说,就是让所有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从近几年的发展看,P2P网络信贷的确有效地解决了个人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当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的信贷需求时,当紧缩型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负面影响时,P2P适时地“挺身而出”。可以说,这是目前普惠金融理念最有利的实施渠道。P2P既是生逢其时,又是必然趋势。

生逢其时,是因为如今丰裕的民间资本为P2P 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财富的积累已达到相当规模,家庭闲置资金不断增多。而作为必然趋势,人们需要为这部分资金寻找增值的渠道。P2P市场平均年化18% 左右的收益水平,相比银行存款、理财产品无疑更具吸引力。同时,相比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等,其投资渠道门槛更低。

我们甚至可以说,P2P市场让理财变得更加平民化。P2P的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

P2P平台直接透明的形式,使得出借人可以根据借款人的资信评估自主选择,信用等级较高者的融资需求可以优先满足,利率也可能更为优惠。在国外,资信良好的借款人在P2P平台上甚至可以获得比银行更低的利率。要知道,民间高利贷顽症的症结正在于资金供需失衡以及信用信息不对称,而在P2P平台上,有信用的人可以得到低利息的奖励,拥有资金的人也乐于出借给高信用的客户,这就促使利率水平受到供求调节,实现利率市场化。

一般而言,P2P平台有线上与线下两种交易方式。其中,线上交易由于成本低且速率高,为P2P平台所推崇。但鉴于线上与线下各有优劣,更多的P2P选择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综合交易模式。不论哪种方式,都通过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P2P平台通过对贷款人的信用评估与甄别来撮合其与借款人发生关系,从而打破了传统金融抵押担保的限制。

从服务内容来看,P2P主要分为两大阵营。

一种是P2P平台只以中介身份向借贷双方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同时由合规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在这种模式下,参与交易的主体是一对一或一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一个或多个借款人投资,或多个贷款需求由一个投资人借出,此间如果借款人急需用钱,可以转卖债权从而随时将自己账户中的资金取走。

另一种是有多对多的参与交易主体,即P2P平台将投资借款与贷款需求打散组合,形成不同期限和金额的债权与债务,甚至有由P2P法人代表自己作为最大债权人将资金出借给贷款人,然后获取债权对其分割,通过债权转让形式将债权转移给其他借款人,获得借贷资金。此时,P2P的身份就是左边对接资产、右边对接债权的金融中介。

加速度扩容

从宜信作为国内第一家P2P平台正式落地至今,虽然只有7 年时间,但P2P繁衍的速率却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料。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产生了近2000家P2P平台, 在2013 年陡增800多家之后,2014 年以来P2P平台以每天两三家的上线速度激增。如果不出意外,今年P2P平台的成交量达到2000亿元已没有悬念。据统计,P2P行业贷款规模将在未来两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速,有望在2016年达到3482.7亿元。

目前在国内,做一家P2P网贷平台,不仅有融都、贷家乐等专门的系统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公司注册手续也不复杂,投资人只要找到一个并不宽敞的办公场所,就可轻松上线揽客交易。重要的是,与银行理财品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相比,P2P动辄15% 甚至25% 的年化收益率让投资者趋之若鹜。同时,P2P平台的门槛则低至50元,而且许多P2P平台还承诺给投资者提前垫付投资收益,更是引来了资金的竞相追捧。P2P野蛮生长的市场基础也由此可见一斑。目前,民营资本在P2P领域攻城掠地,诞生了宜信、联合贷、人人贷、拍拍贷等具有一定竞争力的P2P平台。

作为后补劲旅,众多的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甚至典当行也正对P2P平台摩拳擦掌,同时,先前一些专职做房产抵押、汽车抵押贷款的民间借贷机构也开始纷纷转向P2P平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纵横捭阖的TAB(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三大巨头也可能将强大的触角伸向P2P。目前,TAB不仅都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而且都纷纷与基金合作开发和推出了各种“宝”类产品,这些“宝”类产品大都投向了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款。不过,随着这些存款、存单利率的下降,以及竞争的进一步加剧,TAB肯定需要一类优质债权,然后进行放贷。TAB已经沉淀出了大量的优质客户,对它们而言,既不会为没有借款人而发愁,更不会为找不到贷款人而担忧,因此,如果向P2P伸展和转型,TAB的脚步会比任何机构都便捷轻盈。

银行业突进

国内银行业也纷纷加入到了P2P平台的布局构阵之中。

2011年9 月,被媒体称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上海陆金所由平安银行出资8.37亿元打造诞生,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P2P网贷平台。陆金所投资门槛为1万元,由平安担保公司全额本息担保,投资者持有90天即可申请债权转让。经过3年的发展,按LendingAcademy 的排名,陆金所已经排名全球第三。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平安有意将P2P网上借贷业务的陆金所分拆上市,以充分体现旗下业务价值。

在平安之后,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和江苏金农公司联手打造了南京开鑫贷,P2P网贷行业又添“国家队”成员。仅去年成立当年,其成交规模就超过了23 亿元。

除此之外,招商银行一款名为“e+ 稳健融资项目”的P2P网贷产品也正式投入市场,被誉为传统商业银行P2P业务第一家,半年不到的时间已经吸金约1.6亿元。有消息称,民生银行也有意试水P2P网贷行业,多家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都有进军P2P 行业的意愿。不过,工行、中行、建行、农行这四大银行在网贷领域却未有动作。对于国有银行来说,网贷业务规模仍偏小,四大行并不急于参与。

银行业“大资本突进”,无疑会对P2P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隐性担保。业内分析师认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军P2P主要源于竞争压力,而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进入P2P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会存在隐性担保。传统金融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本和隐性担保,可能迅速崛起,引发P2P网贷行业洗牌。

其次是风险控制。P2P网贷业务的关键是控制贷款风险。长期以来,P2P平台扩张和效益一直受风控短板限制,不得不从传统金融机构挖来风控人才。而管理风控正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强项,因此,业内普遍看好金融机构对整个P2P行业风险控制的积极影响。最后是行业规范。传统金融机构加入P2P网贷行业的优势非常明显。无论资金量还是品牌影响,银行都是P2P行业的“大鳄”,将会主导未来P2P行业的走向。随着更多银行的加入,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也会规范P2P行业的发展。

资本的竞逐

除了密集涌入P2P地带的创业者与经营者外,P2P平台还频繁闪现各路资本活跃与纵横的身影。资本的快速集结与尽情逐利,造就了P2P格外红火的市场生态。

历来嗅觉灵敏的风投资本表现出了对P2P的极大偏爱与嗜好。

早在2011年,国际顶级投资机构KPCB就向宜信注资千万美元,这笔投资也是国际主流创业投资机构对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及P2P领域的第一笔投资,被业内视为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次年,另一个国际创投大鳄红杉资本向拍拍贷投入2500 万美元的真金白银。2013 年,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北极光创投等国内风投不约而同地向点融网大把注资,金额均在千万美元级别。同年,有利网宣布获得软银中国A 轮投资1000 万美元。

进入2014 年,风投对于P2P行业的热情依然不减。截至目前,人人贷、积木盒子等四家P2P平台从风投手上共融得资金9.6亿元人民币,其中,人人贷一家就得到了来自风投的1.3亿美元,这也是迄今为止风投投入P2P领域金额最大的一笔。

与创投一样闻风而动的,还有作为P2P合作伙伴的第三方支付。

随着央行要求P2P建立第三方托管机制的政策声音愈来愈强烈,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为P2P构建资金托管平台的脚步更加快捷起来。其中,汇付天下已为近百家P2P平台接入其托管账户。不仅如此,按照银监会的规定,P2P的客户除了须得到第三方支付认证之外,还应得到银行的身份鉴别,即须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双重身份识别。国内一些征信机构瞄准P2P行业的目光同样火辣而犀利。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安融惠众在2013年推出了面向P2P行业的征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借款人黑名单信息和借款人不良信息共享查询。上海资信则收集整理了P2P 平台借贷两端客户的个人基本信息、贷款申请信息、贷款还款信息和特殊交易信息等,并为23家机构开通了查询权限,并在为期一年的试运行期间免费服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资信已签约P2P网贷企业102家,报送客户数超过11.5万人,黑名单人数1034人;北京安融惠众MSP平台也已吸纳196家会员,累积了50万人的信用信息、1万多个负面清单。

来源:《金融博览·财富》